春分是什麼意思呢?其實所謂的「春分」,就是「春天過了一半」的意思;在這天過後,白天的時間會變長、晚上會逐漸變短;與大家熟悉的「夏至」、「秋分」、「冬至」同為以前老雞的智慧,用以指導農業生產的節氣。
2019 的春分時間是國曆的 3 月 21 日,由於是指導農業的作用,因此也有「春分前好蒔田、春分後好種豆」、「春分有雨病人稀、五穀稻作處處宜」代表如果有下雨,民眾才會注意天氣的變化,進而避免生病。
春分的劃分方式是什麼?
國曆一年有 365 天,平均分成 24 等分,以地球 360 度來計算,每一等分就是 15 度,也就是一個節氣。由於閏年的關係,每年春分都會有一兩天的差異,日期不會相同。
以「春分」來說,代表當天地球受光相等,白天晚上長短一致;而過了春分當天,白天就會一天天加長、夜晚就會逐漸減短。
以 2019 年來說,春分當天是國曆的三月二十一日!
春分習俗有哪些?
在春分來臨時,農夫們會忙著照顧農作物,除草、施肥等等;這個時節也是種植花生、韭菜、苦瓜、蓮藕等好時機;但在這時節,由於變化大,農作物也較為容易感染蟲害,因此農夫們會在春分時忙著照顧作物。
此外,春分時節也是「鱸魚」的盛產期,茶農們也會開始採收茶葉,烘製「春茶」,相當忙碌呢!
所以,春分會有很多農業相關的俗諺/諺語,像是「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麥子後插秧」,代表這天如果下雨,秋季就會豐收,只要在春分當天趕緊種植麥子、插秧,就可以好好期待秋天的成果!至於「春分有雨病人稀,五榖稻作處處宜」,就代表春分當天下雨,也提醒了人們天氣的變化,要記得增添衣物、減少病人,而五榖也會因為雨水的關係,生長得更好!
至於春分習俗,由於下周就是清明節,因此春分的習俗就剩下「吃春菜」了,由於夏天即將來臨,這段時間也比較容易燥熱,因此像是蘆筍等降火氣的蔬菜會是這之後不錯的選擇。
春分當天,來追「黃道光」!
2019 年的春分當天(3/21),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表示,太陽會從「正東方」升起、「正西方」落下,於日落後的兩到三個小時內,還可以看到特殊的「黃道光」美景!
(黃道光,圖:台北市立天文教育館)
所謂的「黃道光」指的太陽系內的塵埃粒子反射陽光所形成的微弱亮光,由於春分日落後,黃道與地面垂直,會使黃道光延伸到天高較高處,容易觀察。若民眾想欣賞到春分的黃道光,可以到光害較少、較為空曠的地方,等待日落後 2~3 小時,觀察西方 30 度高左右的天空,那個呈現三角形的淡黃色光芒就是黃道光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