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最近的設計靈感真是源源不絕,除了把筆電的觸控板變成螢幕外,還把整個鍵盤都變成螢幕了(請見:華碩「雙螢幕」筆電 Project Precog 現身,螢幕鍵盤都變成觸控螢幕)
圖、文/愛范兒
像 MacBook Pro 一樣帶有 Touch Bar 這樣一條觸控+顯示的「螢幕」有些雞肋。除了發表情快人一步,Touch Bar 對你生產效率的提高並不那麼明顯。
那把Touch Bar 換成更大尺寸的觸控板呢?我當然指的是筆記本傳統的觸控板。既能操控,還能作顯示螢幕,Touch Bar 的理念似乎一下子隨著「佔地面積」的變化而發揚光大。
突發奇想的華碩在筆電傳統觸控板上動了手腳,傳統面板被換成了顯示螢幕。華碩將該系列電腦命名為華碩靈耀X Pro 系列,這也是個全新的系列。
今天發布的靈耀X Pro 15 / 14 便是該家族的最新成員,硬體配置方面:
靈耀X Pro 15
英特爾第八代i9六核CPU、
英偉達GTX1050Ti顯卡
16GB內存
1TB SSD
15.6英寸4K螢幕( 3840 X 2160 )
支援100% Adobe RGB色域
靈耀X Pro 14
英特爾第八代i7處理器
16GB內存
英偉達GTX1050 MAX-Q顯卡
14英寸全高清螢幕(1920 X 1080)
支援紅外線臉部辨識
其實從參數來看,兩台機器並不驚艷。螢幕規格的選擇也略顯奇葩,15.6 英寸版本上4K,14 英寸版本還停留在1080 的水準。
前者較高的解析度雖然顯示更精細,但無疑會拉高功耗,縮短筆記本的續航。視覺觀感在筆記本這樣尺寸的顯示器上並不會有較大的提升,屬於得不償失的方案。
後者1080 在當今只是「及格線」,但肯定有很多消費者願意為其買單。華碩這兩台機器關於螢幕的取捨真的讓人摸不著頭腦。
硬體沒有驚喜,但首次將觸傳統摸板與顯示螢幕結合,華碩的創新性還是值得表揚。
這塊螢幕可以像傳統觸控板一樣隨意按壓,IPS 設計你不用擔心按壓之後液晶波紋四起。透過鍵盤的按鈕,你可以一鍵選擇四種模式,包括螢幕模式、擴展模式、傳統觸控板模式和禁用觸控板模式。
螢幕模式:觸控板會顯示華碩自己的UI 界面,該菜單界面集成了電腦的基礎設置,你可以通過觸控更改電腦的各項參數,還可以脫離第三方軟件,一鍵打開華碩內建的播放器進行音樂播放,打開計算器算個數什麼的。你可以理解為這是一強化版的Touch Bar。
擴展模式:你可以簡單理解就是你的電腦多了一塊迷你顯示器,操作邏輯類似延伸螢幕,透過滑鼠,你可以將主螢幕上的任一子界面拖動到這塊小螢幕上。不僅限於影片,文檔、表格、網頁等等,如果你不嫌小都可以拖到這塊螢幕上來。
目前該螢幕和Youtube 搭配的比較完整,用戶可以一鍵將影音畫面投射到小屏上,你可以像Touch Bar 一樣透過拖動來調整進度。
小螢幕看影片,大螢幕處理工作,這樣規劃感覺還挺不錯。
華碩表示正在與軟體服務商積極地接洽,比如Adobe 系列這樣的專業性生產力軟件未來可能與這款非傳統觸控版產生巨大的想像空間。
這一點上,蘋果是一個很好的榜樣,資源整合能力值得所有廠商學習。
其餘兩種模式,字面意思不難理解,我這就不再贅述了。
總而言之,這塊螢幕可能是加分項,也或許是未來的爭議點,和Touch Bar 一樣,不會人人喊好,但創新值得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