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 蘋果設計長 Jony Ive 首次談及 Apple Watch:賈伯斯未參與的偉大產品
圖、文/愛范兒
從獲利的角度而言,Apple Watch 是個很好的產品,它在去年已超過勞力士,成為全球銷售額最高的手錶產品,甚至還表現出取代iPod 曾經地位的趨勢。
(Tim Cook 在2017 年的發表會上公告,Apple Watch 銷售額超越Rolex)
但對於蘋果首席設計長 Jonathan Ive,這位為對所有我們熟悉的蘋果產品加了魔法的人來說,再好看的數字,都不如一位Apple Watch 用戶對產品的熱愛來得讓他激動。
能夠做出人們喜歡,並為日常生活帶來積極影響的產品,是一種莫大的榮幸。
近日,Ive首次就Apple Watch接受《Hodinkee》專訪,我們也首次得以深入到它產品設計背後的故事,讀到最後,你也許會發現,Apple Watch也許比我們所有人想像中的都更重要。
賈伯斯並沒有參與Apple Watch 項目
除了Apple Watch,當我們在回想和蘋果有關的手錶時,想起的也會是賈伯斯在 1984 年拍攝的照片中,手上戴著的那支精工Chariot。
帶著已逝賈伯斯的光芒,這支手錶在 2016 年的一場拍賣會上以 4.2 萬美元的價格賣出,而生產這款手錶的精工也多次推出特別復刻版。
我們總以為,生活中的賈伯斯應該也會戴類似這樣的手錶吧。但在事實上,他平時根本就沒有戴手錶的習慣。
我和賈伯斯並不會談論手錶,也沒談過要做手錶。我甚至就沒印象見過他戴手錶。
Ive 在採訪中解釋說。他還補充,其實做手錶這個主意,是在賈伯斯離世後團隊才開始討論的。
在我看來,和手錶緊密關聯的並不是流行文化,雖然那很好玩,但手錶更多是工藝、創造力和微型化結合的精粹,是一種工藝。
(Ive 不時會拿出Nautilus 來玩味:它的幾何形態讓人越看越著迷)
Ive 小時候,父母房間裡的鬧鐘曾讓他看出神。
(鬧鐘)它背面的鋼片上是米白色的陶瓷。如果你將鋼片取下,就會發現裡面就像一座小城市。
Ive 認為,鐘錶和其它「封閉系統」不同。雖然都擁有非常複雜的機械機構,但一般產品都會將內在包圍並覆蓋住,於是,人們和這些物件的的關係會斷裂。
但鍾表卻可讓用戶看到其中的奧妙,彷彿是得以窺探到「平行現實世界(alternative reality)」的一角。
(圖自Monochrome Watches)
這「對於任何擁有孩子般好奇心的人來說」都很有吸引力。25 歲時,Ive 在香港九龍買了一支 Omega 的 Speedmaster 手錶:
我完全是被它上太空的能耐給誘惑了,那大概是我從到大的一個情結吧。從某個角度來看,它高度濃縮樂觀精神、野心和去創造的勇氣。
這種具有單一功能,充滿目的性和具有極高性能的設計,總會稍稍帶有一種笨拙感,而我非常喜歡這種感覺。
設計Apple Watch 時,蘋果居然找顧問了!
相信不少讀者都很熟悉賈伯斯的老話:蘋果不相信市場調查,我們不請顧問。
然而,這次Ive 卻是非常坦誠地告訴我們,做Apple Watch 時我們找外人了。
(蘋果設計Apple Watch 時諮詢的七位專業人士)
手錶項目誕生過程就和大部分蘋果的產品項目一樣:始於一個想法,轉而發展為一次對話,而當開始有人拿起筆將想法畫出來,並開始做模型時,一個項目就已經在進行中了。
但怎麼突然就開始找外部顧問諮詢了呢?
我們討論時,發現這個領域的可能性實在太廣了,為了不讓大家走太偏,我們邀請了一組人來幫助我們。當然,那隻是為了幫助我們帶著對鍾表製作無限的尊敬去理解它的歷史。
Ive 隨後又補充,平時蘋果在產品研發階段並不會這樣做,尤其當你所做的東西,根本沒有現存的參考物的時候。
我們把它(指著一台MacBook Pro)稱為 MacBook……但我們不會因此找圖書管理員做相關設計諮詢。
除此以外,Ive的老朋友Marc Newson也有參與到最開始Apple Watch的設計中,那時他應該還沒正式加盟到蘋果。
(Newson)已經成為我們團隊中,在特定領域擁有獨到見識和經驗的人。
我們也不難看出Newson 自己設計的手錶和Apple Watch 在美學上的契合。
(左一和二為Newson 設計的手錶,右一為Apple Watch)
從錶冠和錶帶看蘋果式「抄襲」
在Apple Watch 這個包含了不少最新科技的產品上,我們看到兩個傳統手錶設計中的痕跡——手錶側邊的錶冠(the crown)和米蘭尼斯錶帶。
當被問及錶冠是否是設計師們對傳統鐘錶設計的致敬時,Ive 明確表態:
如果它是為了致敬而存在,對我來說,就太膚淺了。只會淪為一種營銷噱頭。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我們認為最好的解決方案的結果。
這些話,如果別人來說,都會讓人覺得虛。但對於一位透過設計,讓指示燈只在提供訊息時才能被人看見的人而言(因為你的注意力不應該被任何無關的事物干擾),這話很實在。
(截自紀錄片《Objectified》)
對於Ive 和團隊而言,在設計Apple Watch 時遇到的一個問題是,用戶和手錶的互動缺乏物理性的參考基準。
當你拿著手機時,可能是Home 鍵,或是側邊的電源和音量鍵,但無論如何,你都能找到該往哪兒放大拇指的直覺提示,並找到各個手指間互動的基準。
但你手腕上的手錶並沒有這樣東西。我們發現,當你在移動手臂時,這些年來,我們為手機和iPad 研發的主要互動形式,對於手錶來說,只解決了一部分問題。
(圖自CoRRiENTE)
如果用來上下滾動和做選擇,錶冠是一種非常棒的輔助設備,但這的確花了我們一點兒勇氣才意識到。同時,它還成為了設備上的「第二個按鈕」。
從前,我們都傾向於認為直接操作是一種萬靈藥。
至於米蘭尼斯錶帶,則是蘋果為了解決尺寸問題給出的答案。
(圖自Pic)
選擇手機時,你也許會選擇手感更合適的小螢幕手機,但你也可以因喜好選擇大螢幕手機,即便那意味著操作起來更累。
但手錶和手機不同,它的佩戴感不是一種「偏好」,而是一種剛需,每個人都需要契合手腕的錶帶。
我們要做到的是合適,難度非常高。你想想鞋子,得有多少個鞋號才足夠?但我們也做出了一個在不少方面都獲得成功,合適所有人的產品——AirPods。
而米蘭尼斯錶帶,是蘋果對原有的經典解決方案的一次「升級改造」。
最開始,我們都被它能夠將金屬編制出一種如此接近布料的質感而深深吸引,但我們並不喜歡那個釦子,太機械了。
而我們(原有)磁吸解決方案卻是那麼美妙、易用和親近人。
於是,當經典的米蘭設計遇上蘋果的磁吸解決方案,我們就獲得了其中一款最受歡迎的Apple Watch錶帶,讓做了幾十年米蘭尼斯錶帶的瑞士手錶商汗顏。
我們將外部世界原有的解決方案,看作我們可以學習,並延伸進化的一個基礎。
Apple Watch 的時尚實驗
大家都認為,Apple Watch,至少從第一代來說(尤其是18k 黃金的Edition 版),承載這蘋果打入時尚界的夢想。
(圖自The Verge)
你知道,驅動著我們設計的是一種實用主義。但無論是刻意與否,設計Edition 的過程將我們帶入到一個我們從前沒有涉足到的產品設計領域。
手錶不是用來拿著的,而是用來戴的,所以它可成為一種表達你所關注的東西,體現你的品位的媒介。對我們來說,這很新鮮。
今年5 月13 日,蘋果將正式關閉位於日本東京的伊勢丹Apple Watch 專賣店,這也意味著最後一個家蘋果專賣店和專櫃正式退出歷史舞台。
(圖自SmartWatch)
但對於Ive 來說,產品並不代表所有:
我們如今已經擁有處理陶瓷和黃金的經驗,我們的材料科研團隊,也刷新了它們對這些基本屬性和性能的了解。
這對於我們塑造未來產品和更合理的產品形態很有幫助。
我們一直非常主動地提醒自己,產品並不代表所有成果,而Edition 對我們來說很價值。
Apple Watch 也許比我們想像中重要
蘋果內部對做手錶的想法,最開始萌芽於2012 年,那時候賈伯斯剛剛離世數月,團隊決定稍微停下來,認真思考公司的未來方向。
我認為,無可否認地,蘋果公司自70 年代以來,一直都在將晦澀難懂和操作困難的科技變得容易理解和使用。
在我看來,這條我們已經走了那麼多年的道路的方向,指向讓科技變得更私人化(personal)和好用(accessible)。
與此同時,Ive 還發現了鐘錶的發展路徑就和蘋果在個人電腦領域推進的發展很相似。
從前只為向世人告知時間而存在的鐘樓,就是一種雄偉卻功能單一的「大型主機」。
(圖自MakeMyTrip和ITProPortal)
後來,訴知時間的工具走入了家庭,成為固定在一個空間裡的產品。但是,一個家庭只會有一個鐘,這,就和初期個人電腦的地位很像。
(圖自marshbeckr和 Cornell Computer Science)
然後,這些鐘越變越小,可以讓人放到口袋裡(懷錶),與之對應的,應該就是由個人電腦和手機結合而成,已經成為我們口袋常客的iPhone。
(圖自Haute Time)
很多人都隨身帶著手機,但它們並不是和你相連的。
最終,時鐘落到了我們的手腕上,這和我們想達到的目標,有著非常有趣的關聯,我們都能感知到這個聯繫。
至於在功能上,我們都看見Apple Watch 在健康功能方面的突破,並成為它其中一個最大優勢,據Ive 介紹,這也符合產品的初衷。
我們早期的重點關注就是從硬體和軟體兩方面入手,(為Apple Watch)打下所有和健康功能相關的基礎。
自第一支手錶誕生以來,它其中一個最主要應用就是去追踪、溝通和鼓勵你去做三件事:走動一下、運動一下,和站起來一會兒。
除了可以像愛范兒何主編一樣,透過 Apple Watch 甩掉20斤,用戶還能用手錶檢測心跳,就糖尿病、心臟病、腎衰竭等情況提前發出警報;而在遇到意外時,手錶上的SOS求救模式更可能救人一命。
而蘋果把用戶回饋的這些使用故事,匯集成了2017 年發表會上播出的一則Apple Watch 廣告。
(圖自Cult of Mac)
雖然健康功能既是其中一個初始定位,而且也獲得了相當多好評,但它,並不是蘋果打造Apple Watch 目標要解決的問題。
事實上,Apple Watch 並不是要衝著解決特定問題而誕生。
我認為,(Apple Watch)並不是要去解決什麼特定問題。更多地,它是一種優化,是一個機遇。
你可以選擇拿已有功能來評論Apple Watch,同時,你也可以想像,隨時隨身帶著如此強大的技術能為你帶來什麼可能。
正當採訪人覺得以上說得有點兒虛,進一步詢問「具體指什麼?」時,不自覺地笑起來的Ive,拋出了一個彷彿在說「你們都沒猜到我們想幹什麼,反正我不要說,嘿嘿」的回答:
它所代表的機遇是非凡的。當你看不清我們的科技和能力正處於什麼狀態,但你卻知道我們要朝什麼方向走的時候,這個情況尤其如此(Apple Watch 蘊含巨大機遇)。
(That the opportunity is phenomenal. Particularly when you don’t understand just where we are today in terms of technology and capability, but where we are headed.)
題圖和未標註來源配圖均來自 Hodink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