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登於愛泛兒,蘋果仁授權轉載)
誰都沒預料到,CES 2018 最大的新聞居然是開展第二天——停電了。
TechCrunch 吐槽認為“停電”這事跟人工智慧、自動駕駛、大螢幕電視等「科技」無關,但電姐姐在這裡必須說一句公道話:網路科技這事,還真跟電息息相關。
網路發展太快了,日新月異,再加上訊息超載,讓人一下子忘記了夏天晚上停電就著蠟燭寫作業也不過是十多二十年前的事。有那麼一段時間,喬遷新居買個冰箱,媽媽輩們還捨不得插電來用,只把它當作置物架。過了六七年,家裡每個房間都裝上冷氣。又三四年過去,每個人都抱著手機,一旁用行動電源充著電,掃地機器人勞動著,電動汽車也開始成為選擇。各大城市,哪天停電,那一定是大新聞。
如果說,以淘寶為代表的電商的快速發展,是建立在中國高速公路等交通設施完善的基礎之上,那中國整個網路產業能實現迅速的爆發,跟電力系統強有力的支撐是分不開的。最直觀的表現是,多省份出現電力過剩情況,直接讓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幣礦場。
不過,電力系統的支撐,不到停電時,大家很難感受到。
說回CES 會展停電這事,放在如今的中國,是很難發生的——在中國舉辦的國際性活動,一般都會受到電網的特別關注,尤其是涉及國家領導人的活動,全力保供是必須的。每次“大會”之前,電網公司都得提前做準備,安排好調度工作,比如備用電源、輸電通道等。除了活動需要保供,迎峰度夏保供也是一線城市的標配。
要實現保供,發電側給力很重要。雖然我們可以用充電寶,甚至開上電動汽車,但在電力系統中,除了抽水蓄能電站,更多的電是沒法被儲存的,發出來就必須用掉。什麼樣的電源算給力?能實現源源不斷穩定的供電,能隨時聽從調配,需要時發電不需要時及時停下。
在我國電力裝機容量中,火電佔了六成,除了因為中國是煤炭大國,另一個重要的原因也是因為它正是“給力型”的電源。類似的比較穩定的電源還有常規水電和核電。
對大城市而言,一次停電,光是給交通帶來的麻煩就難以想像。姐姐還記得,去年年底,美國亞特蘭大國際機場停電時間超過10 小時,直接導致超過1000 個航班取消或延誤。
好吧,又是美國。儘管這次CES 會展停電的原因尚未查明,但可以發現,中國式“保供”是不存在的。
跟中國“保供”的半計劃體制不同的是,美國電力系統的市場化程度更高,盈利是企業的最大目標。這也決定了發電企業不可能備著那麼多發電機組,等著缺電時頂上。
另一個問題出在,這次會展舉辦的地方是拉斯維加斯,內達華州的首府。內達華州光照條件好,太陽能發電成為該州鼓勵的重點。但儲能技術的瓶頸,決定了太陽能發電難以避免天生缺陷:深受光照條件影響,發電不穩定。要彌補這種缺陷,往往需要配備大量煤電、氣電機組,參與調峰。
發展清潔能源,已成為大多數人的共識。近幾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速度也非常快,如果要確保“保供”能力,調峰短板必須補上。
頁岩氣革命後,美國氣價便宜,確保氣電能夠配套可再生能源發展,但對油氣資源匱乏的中國而言,靠氣電難以支撐可再生能源發電發展。而大量利用煤電調峰,則違背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初衷。
這恰恰給互聯網科技帶來新的機遇——為電力系統提供儲能、調峰輔助服務。
當電動汽車、各類耗電的智能家居產品集合在一起,它們形成一個強大的電力用戶,形成一個巨大的儲能網絡。如果通過智能平台的調配,這些設備可以按照電網需求,在電力過剩時進行充電,供電不足時暫停用電,那可再生能源發展的調峰問題無疑將得到一定緩解。
幾年前,Google 推出Nest 時,能源體制不同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但現在,中國電力體制改革正在進行中,市場化是方向,智能家居控制中心的應用場景和盈利模式正越來越清晰。
假如將中國的電力系統想像為一部巨大的機器,那麼在過去二十年,這部機器有力地保障了互聯網的成長。而電姐姐相信,在未來,互聯網科技也將反過來,參與改造這部機器。